文化频繁交融 经贸深度互促 美美与共的拉美江门情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4-11-29 02:35:45






拉美友人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参观,深入了解华侨华人在海外艰辛创业和发展的历史。张浩洋 摄
 
       11月12日,位于江门新会港二期码头的新造船舶“富强”轮顺利交付启航。该轮将装载国内货物途经加纳共和国的塔科拉迪港、科特迪瓦的阿比让港,最终抵达巴西的培森港,这意味着中巴海运航线用上“江门造”,有力彰显了江门在中巴关系乃至中拉关系中的地方作为。
       江门是全国著名侨乡,早在170多年前,就有江门籍华工远赴拉美,成为最早一批来到拉美的华人。此后,以勤劳实干的江门籍侨胞作为重要纽带,江门与拉美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尤其是近年来,江门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与拉美的人文经贸交流合作往来不断深化:广大拉美侨胞和友人频访江门,通过侨乡江门窗口领略中华文化魅力、中国发展成就和中拉文化交融之美;从纸浆、食糖到摩托车、空调,两地贸易商品日益多元化,今年前三季度,江门对拉美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78.3亿元,同比增长21.0%。
 
人文交流
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人文交流是中拉友好的重要支柱。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直以来,江门从民间到政府,都在努力推动与拉美的人文交流,为助力中拉文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会区沙堆镇那伏村,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单孔拱桥——“古巴桥”,静静地诉说着那段由古巴侨胞捐资修建的佳话。周边现代化的变迁与这座古朴桥梁的并存,恰似江门与拉美文化交流融合、源远流长的真实写照。
       类似的侨建筑在侨乡大地上不胜枚举。如台山“巴西村”、开平旅南美侨心馆、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鹤山“智利村”等,每一处都承载着拉美侨胞的精神寄托,是两地文化交往的“活历史”,吸引着无数侨领回乡寻根问祖。
       为助力深化粤拉合作和推动新时代中拉关系发展,近年来,江门在上级指导和支持下,持续开展与拉美各国的务实交流和地方合作,友好关系日益深化:江门与多个拉美国家地方政府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疫情期间相互支持、守望相助,日常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增进友谊……
       尤其是近年来在上级指导下持续推进的侨都拉美文化节系列活动,更是成为立体展示江门侨文化和拉美文化特色及推进双方深化交流、巩固友谊、共谋合作的文化交流平台。回顾历届活动的精彩瞬间,广大拉美友人通过参观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更深入了解到华侨华人在拉美的拼搏、奋斗、贡献历史。他们漫步于开平赤坎华侨古镇、开平碉楼、新会京梅村等地,观看中西合璧的建筑和中国非遗文化,体验侨乡文化风韵;通过走访我市的先进企业、双创载体,更直观了解现代化江门激越的发展脉搏。活动上精心安排的艺术展,让安第斯山脉、辽阔宽广的亚马孙河等拉美风情也跨越太平洋展现在侨乡人民面前。同时,开平旅南美侨心馆展示的智利传统服饰“查曼托”、秘鲁羊驼毛绒玩偶、阿根廷特色饮品马黛茶,则让家乡人民看到了彼岸拉美文化生活。此外,新会陈皮与墨西哥牛油果、巴西甜橙共同被选作纪念明信片的设计元素,开平碉楼与村落和拉美八国世界遗产风光照同台共展……“天涯若比邻”的感受因这些建筑和物件变得具象而生动。
 
经贸合作
从家乡味道到多元商品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加强合作具备天然优势。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2023年,中拉贸易额突破4890亿美元。
       在这种背景下,江门与拉美之间经贸关系也日益密切。2024年前三季度,我市对拉美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78.3亿元,同比增长21.0%。
       分析两地经贸关系的早期情况,离不开一个“侨”字。往昔岁月里,为满足海外侨胞对家乡味道的渴望,国内亲人常向拉美国家邮寄柴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货轮上承载的开平酱油、恩平濑粉及各式汤料等,是侨胞们的乡愁,是家乡的烟火气。当中侨胞的“私家货”与商品贸易的交织,悄然间孕育了两地国际贸易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地贸易商品日益多元化。拉美的纸浆、食糖、铜矿砂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输入江门,而摩托车、空调等江门制造也大量运往拉美。在恩平,因侨胞物流需求旺盛,往来委内瑞拉的国际物流至今仍然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前不久举办的第136届广交会上,在巴西里约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会长郑艳蓉的牵线搭桥下,一家巴西企业与江门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采购了一批不锈钢咖啡器具。“这家企业在巴西有600多家咖啡厅,对不锈钢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刚好江门企业就有产品符合他们的需求。”郑艳蓉说。
       江门与拉美之间的经济互动还体现在投资领域。多年来,江门积极吸引拉美国家的投资,同时也勇敢地迈出步伐,向拉美国家进行投资。据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江门已累计批准拉美国家投资企业242家(现存121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高达21.81亿美元。而江门市对拉美国家的非金融类投资项目达到6个,投资总额4534万美元。这些投资项目为江门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让江门与拉美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愈发深刻,两地人民的心靠得更近了,互惠互利的共识更加鲜明,携手为深化粤拉合作和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地方合作范本。
       友谊似酒,弥久弥醇。展望未来,江门与拉美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正迎来更大的机遇和空间。(文/凌雪敏 张茂盛)
 
黄茅海跨海通道完成荷载试验
顺利通过“深度体检”
 

       11月14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荷载试验完成,54辆载重共1890吨的汽车分四次加载,最终稳稳停在桥面上(上图)。项目另一座主桥高栏港大桥已于11月5日完成荷载试验,至此,项目桥梁工程通过“深度体检”,为顺利通车再添关键一笔。
       荷载试验即静动载试验,分为初始状况调查、动载试验、静载试验,旨在评价桥梁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验桥梁结构实际工作性能。
       经过测量,高栏港大桥、黄茅海大桥荷载的试验数据均在设计范围内,结构实际工作性能与设计期望值相符,试验所得结果将为工程交通验收提供依据,并作为今后运营期工作状况监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截至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进展顺利,五座主塔已封顶,两座隧道已贯通,钢桥面铺装及路面铺装全部完成,桥梁工程荷载试验完成,正进行机电交安、全线景观绿化提升等附属工程施工。项目已全面进入通车冲刺期,朝着年底建成通车的目标全力推进。(文/图 毕松杰 粤交集宣 张鸣子)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开幕
江门市8家企业参展
  
       11月15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在广州正式开幕,展会为期四天,共吸引来自境内外1877家企业参展,总展位数达2791个。记者从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此次中博会江门市共有8家企业参展。
       据了解,中博会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专门面向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展会,“专精特新”是近年中博会的一大亮点。据统计,本届中博会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参展企业总数达1177家,确认展位数1363个。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5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2家。
       此次江门市参展的8家企业中,包括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及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江门市恒正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江门星火减震器有限公司、得实打印机(江门)有限公司等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另外两家企业分别是江门市三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门中创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到,展会期间,江门市3家企业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其中,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两款新产品均采用“非接触肠道水疗”新技术,此技术在行业内为首创,且是目前唯一具有水疗功能的马桶,拥有中国医疗器械二类和美国FDA双医疗认证;江门市三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两款新产品,分别为医用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一体机和光催化杀菌除味净化机,产品零耗材,有自洁特性、免维护,可24小时全天候持续工作,无二次污染,其氧化性强于臭氧;江门中创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半户外/户外高亮、医用4K高清分辨率显示模组,该产品比传统LED显示直显COB方案节电50%,大大提高了亮度与色域。
       此外,本届中博会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设专题展展览面积约7500平方米,集中展示汽车装备、智能家居、纺织印染等15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果。记者了解到,江门市首次开设数字化转型江门馆,组织明道、鑫蝶、商基、玛斯特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牵引单位以及华为、三大运营商共10来家企业和服务商,布置了200平方米展区,重点展示江门五金不锈钢、摩托车及零配件、新一代电子信息三个产业共50多家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链式转型的成果。(文/皇智尧 梁业旺)
 
总投资100亿元
恩平第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动工建设
 

南粤学院(暂定名)项目第一期效果图。恩平市政府供图

       11月18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迁址江门恩平转设办学、总投资100亿元的南粤学院(暂定名)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南粤学院建成后,将成为江门恩平第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广东省原副省长、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雷于蓝,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广州南方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副市长周佩珊出席项目动工仪式。
       南粤学院项目地处恩平市发展大道,毗邻深湛高铁恩平站、锦江国际新城。该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233.33公顷、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总办学规模3.6万人、总投资100亿元。首期建设用地66.67公顷,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建设预计明年3月实现全部建筑封顶,7月交付使用;预计明年4月开始第二阶段建设,2026年6月建成使用后,开始招生。
       “我们将充分利用江门‘中国侨都’的优势,大力发展国际教育,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应用技术人才。”南粤学院项目负责人王韬光表示,学校建成后将紧紧围绕江门、恩平重点产业布局学科专业,在航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学校原有的航空学院将改名为冯如低空经济学院;通过高等教育事业凝聚海内海外“两个恩平”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高等教育品牌。(文/胡伟杰 张安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