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文:民族医药发展实现新突破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5-06-14 15:03:29





      本网讯|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坝苗族乡龙塘村,成片的中药材淫羊藿在桑树的树荫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明松兴奋地说:“以前我们村家家户户种桑树,一亩地辛苦一年也就挣个四千多元。可自从三年前引进了淫羊藿,村民多了一笔收入,每亩地的年均收入直接翻了一倍多!”

      大坝苗族乡龙塘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落。近年来,中药材淫羊藿的种植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之一。淫羊藿是一种喜阴的中药材,种植在桑树下不仅不影响桑树生长,反而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游客在兴文县苗医体验馆参观。 王磊 摄
      三年前,四川省既威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董平找到杨明松,提出合作请求。“我们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并以订单式农业的方式进行合作。公司负责回收产品,确保农户的收益。”董平表示,当前,淫羊藿在中成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公司已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龙塘村淫羊藿的种植,是当前四川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缩影。四川民族地区有2000多种药材资源,药材蕴藏量超过25万吨,盛产多种高原名贵药材和道地药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近年来,四川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全省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 - 2025 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21 - 2030 年)》等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四川强化资金投入,自2019年以来已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3211.56万元支持民族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今年,四川省民族宗教委计划投入民族地区开发资金2000万元,支持建设民族医药高品质种植项目5个,加快推动民族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带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兴文县苗医体验馆展示的药材标本。 王磊 摄
      在宜宾市兴文县,民族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增长和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引擎。兴文县是四川省苗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山清水秀,气候适宜,拥有丰富的中苗药材资源。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兴文县发现野生药用植物1000余种,其中重楼、天麻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
      据了解,苗医药在兴文县传承千年,当地苗族群众很早就掌握了用草药治疗疾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展示兴文县苗医药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21年11月,兴文县苗医体验馆投入使用。“游客对民族医药抱有浓厚的兴趣。自开馆以来,已有数万名观众前来打卡。”兴文县苗医体验馆馆长钟艳介绍称,群众可以在馆内体验把脉问诊、药膳养生、看图识百草、亲手制香囊等“沉浸式”活动,还能在康养体验区享受休闲养生、亚健康调理、理疗康养等多种服务。馆内展示的300余种苗药,生动展现了民族医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游客在兴文县苗医体验馆体验按摩。 王磊 摄
      随着兴文县康养产业的兴起,民族医药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兴文县苗医药研究所研究人员李果表示,研究所将民族医药的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康养产品和服务;传统的药蒸、拔罐、药罐等方法,如今借助现代的仪器设备和舒适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康养体验。“苗医药的康养优势在于其外用方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还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深受市场欢迎。”
      作为苗族民间古方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李果还承担着传承、发扬民族医药的重任。“民族医药在康养产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其自然资源优势、民族特色文化和便捷的外用方法,使其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李果深知,传统医学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但他坚信,只要有人愿意学,民族医药就有传承和发扬的希望。“民族医药正走在一条传承与创新并重的道路上,我们期待更多人加入这一事业,共同推动民族医药的繁荣与发展。”(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